Loading…

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--以斯拉記/尼希米記 is unavailable, but you can change that!

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,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,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。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,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: 1.導論:簡潔、詳盡地介紹作者、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,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,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。 2.註釋:按主題分段,逐節詳解;較難懂的經節也會特別加註說明,讓聖經的信息淺白易懂。 丁道爾註釋系列自出版以來,深獲好評,被喻為「無價之寶」,值得華人教會在聖經導讀上推廣使用,建立良好的讀經習慣。

以賽亞曾經預言說:以色列百姓「雖多如海沙,惟有剩下的歸回」(賽十22)。這裡所謂的歸回並不只是說從被擄之地歸回,也指著「歸回全能的上帝」(21節)。這兩卷書所說的就是這兩方面的事情:一小群的餘民和一顆新的心是指著一些被分別出來的人民。 從被擄之地歸回的人數雖有五萬人左右,但這些人覺得:和他們的袓先人口比起來,他們畢竟仍只是一小撮而已(拉二64及下)。所以,他們說他們是「剩下」「逃脫」的人(拉九15)。這些生還者正也證明了上帝的恩眷和信實的慈愛是不變的(拉九8及下)。從此,「被擄之人」(gôlâ是一個集合名詞)這個詞倒成了一個榮譽的頭銜,意思即相等於「眞以色列人」。它後來也出現在以斯拉記十8的宣召大會上。當時,被擄流亡之事已結束有八十年之久,但是當以斯拉威脅著人們要把那些不出席宣召大會之人趕出「被擄歸回之人的會」時,他用的就是如gôlâ這個字。 這段時期有兩件事是很被強調重視的。第一,延續以色列歷史的傳承,這些餘民仍稱爲以色列人(參:拉二2b)第二,要與外邦文化的污染區隔開來。以斯拉記第二章中極爲耐心詳盡地記錄這些族人的名錄和家鄕,即反映了對第一件事的關心。其中,第59、60
Page 21